Vlog是一種視頻形式,可以有兩種定義:一種是“video log-視頻日志”,另一種定義成“video of log-日志視頻”。區別在于前面一種定義的重心是日志,本質上和文字日記,圖片日記是一個形式,是用視頻的形式承載日志的內容;而后一種定義則是更在意視頻,日志內容為視頻服務,vlog只是眾多風格視頻其中的一款形式,以日常記錄為內容的視頻。
1. 深度的自我表達需求
記錄與表達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欲望。而移動互聯網的成熟,放大了這種表達欲。從文字到圖片再到短視頻,人們傳遞的信息越來越具體。而集內容創作、配樂、旁白和后期剪輯等多元素為一體的vlog,傳遞的內容更生動形象。
在拍攝過程中,vlogger以第一視角向朋友一樣和鏡頭前的用戶對話,無論是對用戶來說還是創作者來說,雙方的距離感都會降低。這也是區分vlog和其他短視頻最關鍵的一點。Vlog的核心是表達,而其他短視頻是展示。
2. 人格化明顯
和抖音快手等追求“獵奇”“爆款”“創新”的內容不同,在海外市場出現的時候,vlog的主要受眾是留學生,從第一人稱視角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,多圍繞“我在東京的一天”、“逛街”“面試”等主題拍攝視頻日志,因此會帶有鮮明的人格色彩。作為一種自我表達形式,vlog吸引用戶最關鍵的因素之一,就是創作者本身通過視頻傳遞出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態度。
當vlogger的人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后,雖然內容創作仍然很重要,但是創作者的個人影響力,也會成為維持用戶粘性,甚至商業變現的重要前提。
3. 小而美的內容質量
和已經“套路化”的15秒短視頻相比,大多數vlog沒有那些華麗的畫面,或者博人眼球的情節。多為節奏平緩的內容,因此也就更考驗創作者的創作能力和后期剪輯能力。許多vlogger曾談及過,在拍攝之前,通常會做好內容構思:今天要拍攝什么主題,大概需要哪些素材,拍攝的角度、甚至要考慮好什么類型的音樂等,內容質量和調性通常比較高。